学校不是菜市场,检查不能左一场右一场
收费事项、财税、校务、综治维稳、作风建设、卫生、消防、安全、禁毒、普法、文明社区、物价……针对学校开展的一些检查,名目繁多,令人咋舌。对此,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明确强调:各地要完善统筹协调机制,严格控制面向义务教育学校的各类审批、检查验收、创建评比等活动,未经当地教育部门同意,任何单位不得到学校开展有关活动。
这一要求,无疑命中了一线教师的多年痛点。记者曾多次听闻校长、老师对于迎检工作叫苦不迭。中部地区一位校长曾坦言,一个学期下来,大大小小的检查接待了几十场,最多的时候一天接待三场,可谓是“检查一声喊、全员团团转”。
迎检,文山会海就不可避免。
首先,专项检查须提前布置,凡布置必开会。
一线教师形容“一个电话全员到齐”,甚至有时还要学生配合。尽管花了大力气准备,但有些检查不过是花个五分钟“打一转、䁖一眼”。
其次,有检查就有陪同。
学校人员编制普遍紧张,一些行政岗位的领导也身兼教学任务。要抽调人陪同检查,就需要调课、换课,严重干扰教学秩序。校长大量精力用来陪检,成了“扎扎实实走过场、认认真真干虚活”。
再者,迎检的材料报表成了一笔巨大的负担。
一些学校办公室里,材料摞起一米多高,老师们花了大量功夫在写材料、凑数据上,本该用在备课、批改作业等教学主业上的时间精力被严重占用。
更令人担心的是,原本教孩子“求真”的学校,在迎检高压下,却不得不“造假”,形成错误的示范,危害深远。
为何各个部门都热衷于检查学校?
究其原因,恐怕至少有三:
一是在各类基层单位中,学校的职能事项比较齐备,可与多个管理部门的工作对应。同时,学校在基层话语权相对弱势,属多个部门业务管辖范围,“想拒不能拒,想拦不敢拦”。
二是学校与其他单位相比,无论是场地还是人数方面,都显得规模齐整可观,在留痕主义驱动下,能充分满足一些行政职能部门检查评比“讲排场”的扭曲政绩观。
三是师生在校时间固定,队伍单纯,人员好组织,精神好传达,布置工作好落实。这些年,“小手拉大手”等工作口号屡见不鲜,号称以孩子影响大人是降低宣教成本,实则是不管合不合适,反正任何事都“从娃娃抓起”。
一个更值得关注的怪象在于:越是做得好的学校,接待检查越多。食堂越干净的学校,越容易被卫生部门“随机”抽检;硬件越到位的学校,越容易被“临时”安排视察校园建设……原本为了查找问题、调研现状、寻求提升的检查,却成了给部门工作“贴金”的表面文章。这导致一些学校出现了一种怪诞论调:“做得差也烦,做得好也烦,中不溜最好。”
学校不是菜市场,即便是必要的检查,也不能左一场右一场,今天一轮明天一轮,而应通过科学安排、适度适当的方式进行。比如,将专项督导有机整合为综合调研,在固定时间内统一安排。避免分头行动、零敲碎打,临时抽检则须有限度、有节制。再比如,将工作扎扎实实落实于平常,形成例行规程,而不要“一阵行动一阵风”。
教育要有尊严,学校就要有栅栏。应该探索科学有效的学校检查准入制度,充分厘清哪些部门单位有权执行检查、权责如何明晰、在什么时间检查、以什么方式检查等具体问题,不能把学校当作自由市场,想来就来,说来就来。
地方各级政府部门要警惕“应检教育”,绝不能任由官僚主义、形式主义之弊侵蚀象牙塔。教书育人,需要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。把堆材料、填表格的时间还给老师,让老师从容地备课上课;把开会动员、布置迎检的精力还给老师,让老师多和孩子聊聊天谈谈心。还孩子一个风清气正的校园,当是深化教改的题中应有之义。
来源:《半月谈内部版》2019年第8期
半月谈记者:袁汝婷
主编:孙爱东
编辑:郑雪婧